|
 音樂科
目標與策略
本科目標:
|
- 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及提升學習能力。
- 透過多元化學習活動,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。
|
策 略:
|
- 通過不同的音樂活動,訓練學生音準、聆聽、讀譜、唱歌、律動、節奏、彈奏樂器、音樂欣賞及認識簡易樂理知識等。
- 按學生能力,並配合單元主題或節日,選取合適的歌曲作敲擊樂和牧童笛教材。
- 推行「一人一樂器」計劃,加強校內的音樂文化,促進學生學習的均衡發展,達致全人教育發展的宗旨,並為銜接中學課程發展作準備。透過音樂訓練促進智慧發展、培養自信和獨立能、啟發創造力、培養責任感及團體合作精神,增強對學校的歸屬感。
- 德育及公民教育 -透過音樂的教與學,讓學生瞭解個人在家庭、學校、社會和國家所扮演的角色,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道德操守及建立正確的價值觀。
|
音樂科課程特色
|
課程特色
|
課程內容
|
敲擊樂課程
|
本校於一至二年級音樂課時進行敲擊樂培訓,讓每一位學生於初小階段開始接受正統及專業的音樂培訓,從小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,發展他們的多元智能,為日後學習樂器奠下基礎。 |
牧童笛課程
|
- 本校於三至六年級的音樂科課程中,加入牧童笛課程。
- 學生除了學習課本的音樂知識外,老師還會透過牧童笛課程,教授學生吹奏牧童笛,並吹奏一些有趣的樂曲,以發展學生的音樂技能。
- 每年老師均會挑選於牧童笛評估中表現出色的學生,參加來年度校際音樂節木笛比賽,藉此提升學生的技能,並於公開比賽中汲取寶貴的經驗。
|
參加校外音樂比賽
|
- 鼓勵學生參加不同類型音樂比賽及公開音樂級別試。
- 包括多個參賽項目–樂器獨奏、歌詠團、木笛隊、節奏樂隊、木笛二重奏等等。
|
|
|
|
|
|
|
音樂科課外活動
為了提供理想的音樂環境,增加校園的音樂學習氣氛,培養學生透過互相欣賞,建立自主學習音樂的文化,學校提供不少學習音樂的平台。
項目
|
負責老師
|
|
歌詠小組A (P.3-4)
|
李淳銘老師、
陳寶珠老師
|
(與校外導師合作)
|
歌詠小組B (P.4-5)
|
中國鼓隊、中國鼓小組
|
陳寶珠老師
|
(與校外導師合作)
|
高低組敲擊樂隊
|
趙敏芝主任
|
(與校外導師合作)
|
樂器小組
|
趙敏芝主任
|
(與校外導師合作)
|
英語音樂劇
|
陳寶珠老師、
李淳銘老師、
|
(與英文科老師及校外導師合作)
|
活動剪影
活動剪影
|
|

|

|
中國鼓隊於第四屆香港敲擊樂大賽獲得銀獎。
|
挑選同學擔任音樂大使,並在午間音樂會擔任司儀一職。 |

|

|
低級節奏樂同學在成果分享會中分享他們的成果。
|
由學生親自當任小指揮,帶領自己班的同學在班際歌唱比賽中演出。 |

|

|
本校學生於成果分享會中落力演出,
學生們演奏不同的樂器。
|
五至六年級的同學,踴躍參與社際歌唱比賽,在比賽當中一展歌喉。 |
△Top△
|